为有效应对主汛期神灵沟、肖小河水质波动,保障丰乐河跨界生态安全好牛,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迅速启动专项行动好牛,对两条主要支流开展排污口拉网式排查,为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亮出实招。
精准排查,锁定污染源头。专项行动覆盖神灵沟流域23处排口,肖小河流域21处排口。巡查人员无畏“烤”验,跋涉于沟渠岸边,对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点位进行近距离核查;汗水浸透衣服,仍一丝不苟地借助奥维地图精确定位每一个新发现的排污口,随即采集水样、详细记录,建立“一图一表一档案”数据库,为后续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溯源,直击核心症结。神灵沟水质超标集中在每年4月底至8月中旬,主要超标因子为溶解氧及高锰酸盐指数。原因在于两侧大面积水稻种植,此期间需多次施肥,且晒田、换水时排放的尾水携带大量有机物入河;同时居民抽取河道水灌溉,水体经农田循环后携带更多营养物质,进一步导致高锰酸盐指数升高。肖小河上游花岗镇大片苗木种植区在冬季施用的巨量有机肥(每亩高达1500公斤腐熟肥),被2025年初异常丰沛的雨雪裹挟入河,成为年初水质异常的“元凶”;而当前盛夏,中下游水稻圩区换水排放的农业尾水又叠加涌入,不同季节、不同来源的有机负荷,在狭长的肖小河河床里交织成持续超标的难解之题。
强化监管,并举标本兼治。强化排口动态监管:重点对前期发现的异常排口、季节性敏感排口增加巡查频次和水质监测密度。利用无人机航拍,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和响应速度,确保非法排污无处遁形。升级农业面源管控:在神灵沟及肖小河沿岸水稻种植区引导农户科学、减量施用化肥,减少养分流失。针对肖小河上游苗木区冬季施肥问题,加强对种植户的宣传教育,引导其优化施肥时间和方式,并鼓励使用缓释肥,最大限度降低有机肥随雨水冲刷入河风险。
此次专项溯源彰显了肥西县生态环境分局守护丰乐河流域生态的决心,从精准溯源到标本兼治好牛,每一步都向着“河畅水清”的目标坚实迈进,为区域水生态环境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防线。(薛鼎、于海燕)
牛途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