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盈证券,美国对 AI 芯片对华出口政策作出调整,部分此前受限的产品得以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变动不仅影响着国际芯片巨头的市场布局,也牵动着中美在 AI 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从具体解禁产品来看,的 H20 与 AMD 的 MI308 是此次调整的核心。H20 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特供型号,在性能定位上属于中低端序列,其计算能力、显存带宽等关键指标均按出口管制要求进行了调整,主要适配中低强度的 AI 训练与推理场景。此前因政策限制,这款芯片积累了大量库存,此次解禁被视为英伟达清理库存、维持在华市场存在感的重要举措。而 AMD 的 MI308 同样针对中国市场开发,聚焦数据中心的中低端 AI 计算需求,在架构设计上侧重能效优化,适合边缘计算节点的大规模部署。AMD 此前因出口限制损失了部分中国市场份额,此次推动 MI308 解禁,意在与英伟达形成竞争,挽回市场地位。
在政策调整的节点,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密集访华行动颇具指向性。他不仅出席中国官方举办的行业展会,还通过身着唐装、发表中文演讲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演讲中,他强调 AI 技术对产业变革的推动作用博盈证券,提及已收到大量 H20 芯片订单,正提升供应链产能以满足需求,这些举动既为产品销售铺路,也试图巩固英伟达在全球 AI 生态中的地位。同时,他公开肯定华为在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实力,称 “将向华为学习”,这一表态既认可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反映出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清醒认知。
从国产替代进展来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在 AI 芯片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具备了替代解禁产品的能力。华为昇腾 910C 的推理性能已达到国际高端芯片的六成水平,能稳定支持图像识别、等主流 AI 任务;即将量产的昇腾 920 在异构计算架构、算力密度等方面进一步升级,可直接适配 H20 覆盖的应用场景。在软件生态层面,华为的 CANN 架构虽在开发者规模上与国际巨头的生态存在差距,但在适配国内主流 AI 框架、优化本土应用场景上形成了独特优势,通过开源社区建设与开发者培训,正逐步扩大影响力。此外,寒武纪等企业的产品在特定行业场景中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共同构成了国产替代的多元矩阵。
深入来看,美国此次解禁中低端 AI 芯片,背后暗含技术与市场的平衡逻辑。一方面,通过销售合规产品,国际巨头可回笼资金、消化库存,同时维持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渗透;另一方面,通过保留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试图延缓中国 AI 产业向更高水平突破的节奏。这种策略可能对国产芯片的市场推广形成一定冲击,干扰自主创新的节奏。
从长期趋势看,中美在高端 AI 芯片领域的竞争将持续深化。美国仍在先进制程、架构设计等核心领域维持技术优势,并严格管控顶尖产品出口;而中国正加大全产业链投入,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环节全方位突破技术瓶颈,华为等企业在高端芯片研发上的投入从未中断,不断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这场博弈不仅关乎企业的市场利益,更将影响全球 AI 产业的未来格局,而如何在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推进自主创新,成为中国 AI 产业发展的关键命题。
牛途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